James Tsang

James Tsang

A developer.
github
twitter
tg_channel

ARTS 打卡第 1 天

A:617. 合併二叉樹

算法基礎比較薄弱,跑了好多次才跑通~

R:因為 React 而忘記(或從未知道)的事情

  • React 由於發布早形成了一定的優勢,成為了標準,但在敏捷性和適應性上也有一些嚴重的缺點。2013 年以後它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另一層技術債,而它的競品則沒有這些限制
  • 關於生態系統的問題:我們被 “訓練” 得認為包都是框架特定的,React 加速了這個觀點,做什麼事情都是找到 React 的包,而不是原生 JS 包。於是 React 的規則、狀態管理、組件生命週期之類的都帶進來了,和這一套不相容的就不太 work 或不太方便。但不應該這樣,一切都只是 JS,那理應只要是 JS 的東西都能納入進來。(當然對 Svelte、Vue 之類的框架來說也是這樣,但只有 React 在這方面是最笨重的,其它的一些框架適應性更強,不會有類似渲染生命週期之類的問題,這些框架共同的選擇就是使用了 web components)。Preact 的 Signal 就是一個例子,儘管是給它自己用的,但也可以用在任意其它框架中,甚至是原生 JS 中。 Web Components 也是一樣,兼容於任何非 React 框架
  • React Hooks 過時了:Hooks 不再是優勢,它是基線,常規方式。其它框架也有類似的東西,但更快、更容易使用和書寫
  • 你不再需要在細微層面上管理渲染:比如 useMemouseCallback 的區別、useEffect 的依賴和生命週期理解。在其它框架中不需要操心這些,它們更聰明,只會更新值而不是持續地更新不需要更新的東西
  • 可處理大規模複雜應用不再是必要的關注點:React 並不是前端應對大規模複雜應用的最佳、唯一甚至是第一個解決方案,它只是同一範式的許多可能版本之一,也是個古老的版本,其它現代競品框架同樣能應對這個問題
  • 服務端渲染不再特別:除了 React 大多數玩家也支持服務端渲染了
  • 雙向數據綁定不難也不糟糕:React 是單向數據流,所以使用表單很麻煩。雙向數據流就沒有這些問題,而且雙向數據流造成的一些問題在長時間的迭代中也解決了
  • 處理樣式很簡單:React 的樣式沒有內置優雅的方案,但在 Vue 和 Svelte 中,這個問題內置已經解決了,它們都有組件級作用於,而且在 React 中能用的方案也可以在它們中兼容
  • 框架不再那麼難學了:React 狀態管理、屬性、嵌套、生命週期、hooks、JSX,學習起來並不友好。現在的新框架已經簡單好學得多了
  • 作者對 Svelte 和 Vue 兩個編譯時框架比較推崇

T:CodeBox

一個隔離的 Python 沙箱運行環境,可以用來實現 ChatGPT Code Interpreter。

S:閱讀《最高學以致用法》 的一些記憶

輸出與輸入的時間比例最好控制在 70% 比 30%,輸出才是 “有效” 的學習,光有輸入沒有輸出等於沒學,也記不住。


Reference:

  1. ARTS 打卡活動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